?
5月24日,2020年盈創“夢·路”全球3D打印建筑技術與產品大采購新聞發布會在上海青浦盈創循環產業園召開,采用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現場連線美國、澳洲、墨西哥等合作伙伴,并掛牌成立“中英3D打印石墨烯應用研發中心”,國內外客商嘉賓200多人齊聚一堂,共同體驗和見證了盈創3D打印建筑生態圈在新基建上的大布局。
盈創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義和
盈創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專注3D打印建筑研發19年、擁有多項國家專利和多項發明專利。其采用自主研發的油墨,通過建模、編程,利用計算機控制,可以在短時間內打印出各種形狀的基礎設施。3D打印建筑不僅降低了施工難度,縮短了施工時間,降低造價成本,還大幅度減少了現場施工人員,提升作業的安全性;還具有個性化、低碳節能、使用壽命長等各種優點,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發布會現場,盈創向嘉賓們展示了四種最新3D打印技術的應用場景,包括3D打印生態岸線、高速聲屏障、隔離病房和示范樓。其中,這次發布會所在的地點就在盈創自己打印的大樓內。4層樓的建筑約3200平方米,從地基到墻體到梁板柱,整個建筑過程都采用現場3D打印建筑技術完成。相比于傳統建造方式,僅地基環節就可做到免開挖、免清運、免放坡、免回填等,人工方面更是只需鋼筋工、瓦工、水電工即可,人數由傳統的200人,減少到僅需9人,將成為行業內3D打印建筑綠色循環產業的一個樣本。
盈創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義和在發布會上表示,交通建設、城市社區的更新、美麗鄉村的建設、以及固廢物的回收將成為公司未來發力的重要領域。不久的將來,將看到3D打印建筑會廣泛應用于市政、水利、道路、建筑以及地下等各種工程建設,推動中國傳統制造業的綠色升級改造,用科技賦能行業、治理環境、改善生態、創造價值。
盈創3D打印建筑技術通過將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創新技術的應用結合,實現了建筑智能化遠程管理、3D打印建筑裝備的人工智能、3D打印建筑油墨的新材料大數據分析、再生與再循環資源的區塊鏈管理,以及3D打印建筑全球化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今年盈創與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交通環境研究中心、蘇州航道處、蘇州繞城高速、沃薩潤等單位共同探索,實現了3D打印建筑技術在交通水利工程中的運用。這是“新基建”領域的又一創新,盈創助力航道、河床、高速公路聲屏障進入3D打印新經濟時代。